我們在台灣生活或是旅行的時候,最常遇到的台幣面值是100圓、500圓及1000圓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台灣的貨幣除了上述這三種之外,還有1/2圓,20圓,200圓以及2000圓的,但因為這幾款面值不太符合民眾的使用習慣,故比較少見。
這次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台灣貨幣的小知識!
新台幣的簡史
在民國35年(1946年)當時貨幣為銀圓,是政府為穩定地方金融,核准台灣銀行發行台幣(俗稱舊台幣,僅為地區性貨幣);其後因物價暴漲,遂於民國38年實施幣制改革,改發行新台幣,直到民國89年新台幣始正式成為貨幣,也就是現在我們使用的貨幣,讓我們來看一下新台幣的發展過程吧!
1950年發行新台幣,貨幣1銀圓等於新台幣3圓。
圖:中央銀行網站
1952年發行幾門地區專用的「金門」地名新台幣券。
圖: 中央銀行網站
1953年發行大陳地區專用的「大陳」地名新台幣券。
圖:中央銀行網站
1959年發行馬祖地區專用的「馬祖」地名新台幣券。
圖:中央銀行網站
直到1990年,訂定「中央銀行發行新台幣辦法」,明定中華民國國幣為新台幣。
圖:中央銀行網站
現行流通的貨幣
了解完台灣貨幣的歷史,我們來了解一下台灣現行流通的貨幣種類,主要包括紙幣以及硬幣兩種。
新台幣紙幣
現行流通券設計主題含括教育、體育、科技與生態保育等層面,呈現台灣的多圓文化價值。新台幣流通的紙幣共有5款,面值分別是100,200,500,1000以及2000,而200圓及2000圓的因為不太符合民眾的消費習慣,所以比較少見。
圖:中央銀行網站
新台幣100圓
新台幣100圓以紅色為主,正面以國父生活化坐像為主題,背面則是以中山樓為主題,是台灣最為常見的貨幣之一。
圖:來自維基百科
新台幣200圓
新台幣200圓以綠色為主,證明是先總統蔣公生活化坐像為主題,背面以總統府為主題。但在台灣,新台幣200圓的流通量不多,不常見。
圖:來自維基百科
新台幣500圓
新台幣500圓以深咖啡色為主,正面以體育為主題,搭配少棒隊圖案;背面以本土景觀及生態保育為主題,搭配大霸尖山及梅花鹿為圖案。坊間上有一說法,之所以選用梅花鹿是因為梅花鹿生活在海拔500米的山上剛好匹配到新台幣的面值。
圖:來自維基百科
新台幣1000圓
這個版本的新台幣1000圓是在2005年7月20日再次發行的第二個版本。以藍色為主,正面以教育為主題,搭配小學生上課的圖案;背面則是以台灣景觀及生態為主題,搭配玉山及帝雉為圖案。坊間上有一說法,與500圓一樣,之所以選用帝雉是因為帝雉生活在海拔1000米的山上剛好匹配到新台幣的面值。
圖:來自維基百科
新台幣2000圓
新台幣2000圓以紫色為主,正面以科技為主題,搭配衛星及碟形天線、經貿大樓;背面以本土景觀及生態保育為主題,搭配南湖大山及櫻花鉤吻鮭等圖案。相對于其他紙幣,新台幣2000圓就更少看到了。
圖:來自維基百科
新台幣硬幣
為方便民眾與商家交易及找零使用,計有1/2、1、5、10、20、50圓!幣等5種面額,其中10、20及50圓硬幣還有盲人點及隱藏圖案等防偽設計!
新台幣硬幣1/2圓
硬幣伍角,極為罕見。上面寫的是1/2角,因為已經停止發行了以及很少價格會精確到角位,所以極為罕見。1/2這種寫法,也是比較特別,下次遇到了,不妨把收藏一下作為紀念。
圖:來自維基百科
新台幣硬幣1圓
圖:來自維基百科
新台幣硬幣5圓
圖:來自維基百科
新台幣硬幣10圓
市面上流通的硬幣10圓有兩款:
圖:來自維基百科
新台幣硬幣20圓
硬幣20圓也是比較少見。為了尊重台灣原住民的歷史文化,隱蔽20圓就是以原住民作為主題的。
圖:來自維基百科
新台幣硬幣50圓
圖:來自維基百科
原來台灣的貨幣也有這麼多種,了解了台幣的歷史,台幣的各種幣值,就更容易地融入當地的生活了!